人力资源

当前位置: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人力资源>详情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
  中共中央组织部近日颁布了《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对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和党政机关竞争上岗考试的科目、测评要素、内容、方式方法及实施程序等作出了明确规定。

  中组部常务副部长赵洪祝在26日召开的颁布《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暨《学习读本》座谈会上指出,颁布《考试大纲》是贯彻落实前不久召开的全国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会议精神,整体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要认真抓好《考试大纲》的实施,做好领导干部考试与测评工作,不断推进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他强调,要从整体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出发,把握和推进领导干部考试与测评工作;按照树立正确政绩观的要求,围绕把人选准选好,不断提高领导干部考试测评工作的科学化水平;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领导干部考试与测评队伍建设。

  《考试大纲》包括总则、公共科目笔试、专业科目笔试、面试和附则5部分内容。由中组部领导干部考试与测评中心组织编写的《〈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学习读本》,已于近期由党建读物出版社出版。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全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要求,规范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的科目、测评要素、内容、方式方法及实施程序,推进党政领导干部考试与测评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工作暂行规定》等有关规定,总结近年来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工作的经验,结合党政领导干部队伍实际,针对党政领导干部的基本素质特别是能力素质要求和职位特点,制定本考试大纲。

  第二条 本考试大纲是全国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与测评工作的基本依据。
  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包括公共科目笔试、专业科目笔试和面试。

  第三条 本考试大纲主要适用于地方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纪委工作部门或者工作机构的领导成员或者其人选的公开选拔考试,中央、国家机关内设的司局级、处级机构领导成员,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纪委、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机关或者工作部门的内设机构领导成员的竞争上岗考试,以及其他适于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的领导成员或者其人选的考试。
  县级以上党委、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领导成员的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参照本考试大纲执行。
  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公开招聘和竞争上岗考试,可参照本考试大纲执行。

  第四条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与测评工作在党委(党组)领导下进行,由组织人事部门组织实施。

  第二章 公共科目笔试

  第五条 公共科目笔试范围包括政治、经济、法律、管理、科学技术及历史、国情国力、公文写作与处理,主要测试应试者胜任党政领导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特别是运用有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解决领导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六条 公共科目笔试方式与试卷结构如下:
  (一)测试方式为闭卷。
  (二)试卷满分为100分或150分。
  (三)测试时限为150分钟或180分钟。
  (四)试题难度根据领导职位对知识和能力素质的要求确定。
  试卷中不同难度的试题比例为:较难试题约占20%,中等难度试题约占50%,较容易试题约占30%。
  (五)试题内容比例根据领导职位对知识和能力素质的要求确定。
  (六)试题类型分为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客观性试题包括判断题、选择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等;主观性试题包括辨析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写作题、申论题等。选拔职位的职级越高,主观性试题的比例应越大。

  第七条 公共科目笔试测评要素主要有:
  (一)理论素养。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领导工作中需要的其他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和灵活运用的能力。
  (二)公共知识素养。对履行领导工作职责应具备的公共科目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具体应用的能力。
  (三)政策法规水平。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有关法律法规的理解掌握程度和结合实际贯彻执行的能力。
  (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对领导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进行全面系统分析,抓住问题实质,有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的能力。
  (五)文字表达能力。以规范、简练、清楚、严密、准确的文字表达思想观点的能力。
  测评要素比例根据领导职位对知识和能力素质的要求确定。

  第八条 公共科目笔试内容包括:
  一、政治
  该部分内容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共党史、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时事政治。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
  1.哲学
  (1)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点
  (2)物质和意识
  世界的物质性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及其实践基础
  (3)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 对立统一规律 量变质变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4)认识和实践
  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反映论 认识和实践的相互作用 认识运动的总规律 真理和检验真理的标准 真理发展的辩证性质 真理与价值 主体认识能力
  (5)社会规律和人的活动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人的活动的自觉能动性
  (6)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形态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社会形态的划分和更替
  (7)阶级和国家
  阶级的起源和实质 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国家的起源、本质和职能 阶级的消灭和国家的消亡
  (8)社会意识及其形式
  社会意识的本质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的作用 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
  (9)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两种历史观的根本对立 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
  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10)社会进步和人的解放
  社会进步及其标准 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人的本质 人的价值 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
  
  2.政治经济学
  (1)生产方式与经济制度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经济制度及其类型
  (2)商品与货币
  商品 货币 价值规律
  (3)资本与剩余价值
  货币转化为资本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资
  (4)资本积累
  资本主义再生产与资本积累 资本有机构成和相对人口过剩
  (5)资本的流通过程
  资本的循环 资本的周转 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6)剩余价值的分割与国民收入分配
  利润和平均利润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借贷资本和利息 资本主义地租 资本主义国民收入分配
  (7)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

  3.科学社会主义
  (1)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成为科学
  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及其局限性 两大发现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伟大学说
  (2)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 未来社会的发展阶段和基本特征
  (3)列宁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特殊阶段 社会主义在一国数国首先胜利 民族殖民地问题的理论 新经济政策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构想
  (4)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
  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和历史地位 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关系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

  (二)毛泽东思想
  1.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
  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科学体系
  2.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社会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3.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
  人民民主专政 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 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中国工业化的道路
  4.统一战线
  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的极端重要性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统一战线的基本经验 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民族区域自治和民族团结 实现祖国统一
  5.人民战争和人民军队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 人民战争及其战略战术 人民军队的宗旨、任务和党指挥枪的原则 建设强大的现代化国防
  6.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执政党建设面临的新考验
  7.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和根本原则
  8.政策和策略
  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 从实际出发制定和实行政策和策略 党在领导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若干具有长远指导意义的政策和策略原则
  9.国际关系和外交方针
  独立自主的新型外交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10.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和根本点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11.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科学认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三)邓小平理论
  1.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2.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 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的重大意义
  3.社会主义的本质与根本任务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社会主义的本质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含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5.社会主义改革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三个有利于”标准 改革开放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6.社会主义对外开放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 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
  7.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
  “三步走”发展战略 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大意义
  9.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 党的领导与人民民主的关系 坚持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 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10.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 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11.“一国两制”构想与祖国统一
  “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形成和发展 “一国两制”构想的主要内容 “一国两制”构想的伟大实践及其意义
  12.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13.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巩固和发展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方位 中国共产党80年奋斗的基本经验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基本经验 深化对“三个规律”的认识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的内在联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系统的科学理论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创举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 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 党的建设的总方针 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5.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
  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 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 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 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五)中共党史
  1.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时期
  五四运动与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民主革命纲领和策略方针的制定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八七会议与土地革命的兴起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 反“围剿”斗争的胜利与挫折 遵义会议与红军长征的胜利 瓦窑堡会议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制定 延安整风 七大和抗战的胜利 七届二中全会和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3.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时期
  建国初期的形势和党的任务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
  4.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
  八大前后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失误 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 “左”倾错误的严重发展 “文化大革命”及其教训
  5.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工作重点的转移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十二大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十三大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十三届四中全会与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形成 十四大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 十五大与跨世纪的战略部署 十六大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六)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
  1.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的创立和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党的学说的基本思想 列宁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学说的基本原理 毛泽东党的学说主要内容 邓小平党的建设理论主要内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党的学说的发展
  2.党的性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党的纲领和路线
  坚持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 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党的政治路线和党的建设的关系
  4.党的宗旨和群众路线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 树立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
  5.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 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6.党的思想建设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 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7.党的干部队伍建设
  干部在党的事业中的作用 全面贯彻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 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坚持的原则
  8.党员队伍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坚持共产党员标准 党员的教育管理 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党的基层组织在党的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党的基层组织的基本任务 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9.党的民主集中制与党的制度建设
  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 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 建立健全党内民主制度 正确处理民主和集中的关系,维护党的集中统一 加强党内监督 严肃党的纪律
  10.党的作风建设与反腐倡廉
  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党的作风建设的“八个坚持、八个反对”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 深入持久地开展反腐败斗争
  11.维护和加强党的团结
  讲大局、讲团结、讲稳定 正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12.正确处理中国共产党同世界各国政党的关系
  处理中国共产党同各国共产党和其他政党之间关系的原则和意义

  (七)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抓住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统筹城乡发展 统筹区域发展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科教兴国战略 可持续发展战略 加快城镇化进程 西部大开发战略 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 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 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 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
  深化农村改革 健全现代市场体系 扩大内需方针 完善宏观调控 推进投资体制改革 完善财税体制 深化金融改革 “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深化劳动就业体制改革与扩大就业 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改善人民生活
  3.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推进司法体制改革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维护社会稳定
  4.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 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深化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制改革
  5.国防建设
  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 完善国防动员体制 拥军优属、拥政爱民
  6.“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统一
  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
  7.对外政策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加强睦邻友好和区域经济合作
  
  (八)时事政治
  当前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重大问题 近两年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

  二、经济
  该部分内容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微观经济、宏观经济和国际经济。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与经济制度 经济体制与资源配置 市场经济体制与计划经济体制
  2.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市场经济的基本功能 市场失灵与宏观调控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
  
  (二)微观经济
  1.市场主体
  市场主体类型 家庭经济功能 现代企业制度
  市场中介机构
  2.市场机制
  需求及其决定 供给及其决定 供求法则 市场均衡及其变动 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
  3.市场竞争
  市场体系 产品市场与要素市场 竞争与垄断
  市场规则与市场秩序
  4.收入分配
  按劳分配 按要素分配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效率与公平
  
  (三)宏观经济
  1.宏观经济调控
  国民经济核算 总供给与总需求 政府经济管理职能 宏观调控目标 宏观调控体系
  2.财政与税收
  财政收支 财政预算 税收与税率 财政政策
  3.货币与银行
  货币、信用与货币供给 利率 我国的金融机构
  金融市场与金融监管 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及其治理

  (四)国际经济
  1.开放经济
  闭关锁国与对外开放 经济全球化 区域经济合作 跨国公司 国际竞争力 国家经济安全
  2.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原理 国际贸易方式 世界贸易组织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3.国际金融
  国际收支 汇率 国际金融组织 国际金融市场 国际资本流动
  
  三、法律
  该部分内容包括法学基础理论、宪法和有关部门法。
  (一)法学基础理论
  1.基本概念
  法律及其特征 法律关系 法律体系 法律原则 法律效力 法律责任 权利与义务 法治与法制
  2.法律的制定和实施
  法律制定 法律实施 法律适用 法律解释
  法律监督 法律服务 法律援助
  3.依法治国的理论与实践
  依法治国方略 依法执政 保障人权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二)宪法
  1.宪法的地位和作用
  宪法的地位 宪法的作用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政体和其他基本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体 爱国统一战线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的政体 单一制国家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选举制度 基层民主制度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平等权 政治权利和自由 宗教信仰自由 人身自由 监督权 社会经济文化权利 特定主体的权利保护 公民的基本义务 正确认识和行使宪法规定的权利自由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机构
  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国务院 中央军事委员会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人民法院 人民检察院
  5.国家赔偿制度
  国家赔偿法及国家赔偿的归责原则 行政赔偿的范围、程序和义务机关 刑事赔偿的范围、程序和义务机关

  (三)有关部门法
  1.行政法
  行政组织法 行政程序法 公务员法 行政主体 行政行为 行政立法 行政许可 行政征收行政给付 行政强制 行政处罚 行政合同 行政指导 行政复议 行政法制监督
  2.刑法
  刑法基本原则 犯罪与犯罪构成 刑罚 刑法分则中与国家工作人员职务有关的犯罪
  3.民法
  民法的调整对象 民事主体与人格权 民事法律
  行为与代理 物权概念及其类型 知识产权及其类型债权概念及其特点 合同自由与违约责任 侵权责任
  4.经济法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企业法律制度 中国人民银行法 税法 竞争法律制度 产品质量法 证券法 房地产法
  5.社会法
  社会法的范围和性质 劳动法概述 劳动法律制度 社会保障法概述 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6.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体系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 环境与资源保护的基本法律制度
  7.诉讼程序法
  诉讼程序法的基本概念 三大诉讼法的共同原则和制度 三大诉讼法的特有原则和制度 三大诉讼的受案范围和管辖 诉讼程序 仲裁法
  8.国际法
  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国家主权 国家责任 国际条约 国际人权保护 外交特权与豁免 国际争端的解决 联合国 国际刑法
  9.国际经济法
  国际经济法概述 国际贸易法律制度 国际投资
  法律制度 国际货币金融法律制度 国际税收法律制度 国际经济组织法律制度 解决国际经济争议法律制度

  四、管理
  该部分内容包括公共行政、公共政策和领导学。
  (一)公共行政
  1.公共行政的内涵
  公共行政的本质 公共行政在国家管理中的功能
  2.政府职能
  政府职能的依据和属性 政府职能的主要内容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中央政府职能 地方政府职能 公共危机管理
  3.行政组织
  行政组织特性 行政组织设置基本原则 行政组织幅度与层级 行政组织与其他国家机构的关系 中央政府组织与地方各级政府组织 非政府组织 编制管理
  4.人事行政与国家公务员制度
  人事行政的主要内容 人才资源开发 我国公务员制度 公务员队伍建设
  5.公共财政
  公共财政的功能 公共财政政策 政府审计 政府采购 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改革
  6.行政绩效
  行政执行 行政成本 电子政务 行政绩效评估
  7.行政责任与行政伦理
  依法行政 行政责任主要特征 行政责任追究
  行政伦理的内涵和范畴 我国公务员行为规范
  8.行政监督
  行政监督特性 行政监督的主要方式 行政监督制度
  9.行政改革与创新
  行政改革的意义 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西方国家行政改革借鉴

  (二)公共政策
  1.公共政策的基本概念
  公共政策的本质属性 公共政策的功能 公共政策的分类
  2.政策制定
  政策制定的主体 政策制定的原则 政策制定的程序 政策咨询 政策分析方法
  3.政策执行
  政策执行的主体 政策执行的程序和原则 影响政策执行有效性的因素
  4.政策评价
  政策评价的内涵和作用 政策评价的组织形式 政策评价的标准 政策评价方法 政策调整 政策终止
  
  (三)领导学
  1.领导活动和领导理论
  领导活动的基本要素 领导理论的历史演变 马克思主义领导理论的发展和创新
  2.领导的本质
  领导的二重性 社会主义领导的本质 领导权力
  3.领导者和领导群体
  领导者的素质和能力 领导群体结构和整体效能 领导者的选拔任用
  4.领导体制
  领导体制的作用 现代领导体制的类型 我国的领导体制改革
  5.领导决策
  领导决策的要素和类型 领导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领导决策的程序和方法
  6.领导用人
  领导用人的原则 领导用人的方法
  7.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的特征和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原则 思想政治工作的改进和创新
  8.领导方式、方法和艺术
  领导方式 领导方法 领导艺术
  9.领导效能考评
  领导效能考评的作用 领导效能考评的原则 领导效能考评的程序和方法
  
  五、科学技术
  该部分内容包括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常识与科学前沿问题、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
  (一)科学技术与社会
  1.科学技术及其作用
  科学与技术 现代科学技术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 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 信息社会 科学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 知识经济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2.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方针和政策
  我国科学技术工作的基本战略与方针 我国科学技术规划 国家科技计划 科学技术体制改革 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保护知识产权 科技创新与产业化 科技成果转化 国家创新体系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人才、专利、技术标准战略 科技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 现代科研院所制度 生态安全 中国21世纪议程
 
  (二)科学常识与科学前沿问题
  1.科学常识
  热力学三定律 电磁理论 相对论 量子力学
  信息与信息论 遗传和变异 新陈代谢 细胞
  基因 蛋白质 核酸 生物多样性 生态平衡
  2.科学前沿问题
  物质结构 宇宙演化 生命起源 人类起源和进化 人类基因组计划 认知科学 脑科学
  
  (三)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
  1.高技术及高技术领域
  高技术 通信技术 电子计算机技术 网络技术 微电子技术 多媒体技术 自动控制技术 航空航天技术 军事科学技术 生物工程 克隆技术 干细胞技术 新材料技术 纳米技术 新能源技术 激光技术 交通运输技术 海洋技术 水资源利用技术 农业科学技术 环境科学和环境保护技术
  2.高技术产业化
  高技术产业 信息产业 环境保护产业 高新技术开发区 科技企业孵化器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六、历史 国情国力 公文写作与处理
  该部分内容包括历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当代史、世界历史)、国情国力、公文写作与处理。
  (一)历史
  1.中国古代史
  (1)先秦时期
  早期的人类 氏族公社 夏、商、西周王朝 战国七雄与变法图强 青铜器和铸铁 诸子百家与《诗经》、《楚辞》
  (2)秦汉至明清时期
  秦统一六国与中央集权封建制度确立 封建政治制度的演变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农民起义与王朝更替 王朝盛世的出现与衰落 土地制度变迁与农业经济发展 重农抑商观念的演变与工商业的发展 中外经济和文化交流 教育和科举制度的演变 科学技术的发展 学术思想的变迁 文学艺术 宗教源流
  2.中国近现代史
  (1)晚清时期
  鸦片战争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太平天国运动 中国人对世界的新认识 洋务运动与中国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 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和传播 列强侵华势力的扩张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改良思潮与戊戌维新 清末新政 辛亥革命与清王朝的覆灭
  (2)中华民国时期
  中华民国的成立及其政权变化 民国初年的教育改革 五四新文化运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及其政治体制 从国家资本主义到官僚资本主义 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 废除不平等条约运动 日本帝国主义的武装入侵 国共两党的抗战 抗战时期的文学艺术 民主党派的产生和发展 抗战胜利与重庆谈判 解放战争与国民党南京政府的终结
  3.中国当代史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历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新中国的外交 国民经济的恢复 第一个五年计划与工业化的起步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大跃进”运动 人民公社化运动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制定和贯彻 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事业的发展 “文化大革命” 中国重返联合国与外交工作的新突破
  (2)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发展
  拨乱反正与国家战略方针的根本转变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产生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 经济特区的创立与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的历程 宏观调控与国民经济的“软着陆”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 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 抵御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 文学艺术的繁荣 香港、澳门回归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确立
  4.世界历史
  (1)古代和中世纪史
  世界文明古国 古代希腊、罗马 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世界三大宗教起源 新航路的开辟 文艺复兴运动
  (2)近现代史
  英国革命 美国独立 法国大革命 德意志帝国的形成 欧美工业革命 日本明治维新 十月革命 帝国主义战争与民族独立运动 罗斯福新政 凯恩斯主义
  (3)当代史
  联合国的成立及其演变 万隆会议 不结盟运动两大阵营对立 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 八国首脑会议欧洲联盟 中东问题 近代以来的文化和科技成就

  (二)国情国力
  1.国土与资源
  自然状况 资源概况 资源保护政策
  2.人口与国民素质
  人口状况 计划生育政策 国民素质
  3.民族与宗教
  民族状况和民族政策 宗教状况与宗教政策
  4.生态环境状况
  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 环境保护的政策和法律 环境保护的主要内容 环境保护的成就和问题
  5.社会经济结构
  城乡二元结构的历史、现状和改革方向 地区差距国民收入与分配制度 贫困问题
  6.综合国力
  国力和综合国力的基本状况 国防能力的增强 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综合国力发展的前景和问题 国际竞争力的比较

  (三)公文写作与处理
  1.公文写作
  公文的概念、类别和功能 公文的文体、结构、格式和稿本 常用公文文种及其选用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行文规则 公文写作的语言运用
  2.公文处理
  公文处理及其基本任务 公文处理责任 公文办理程序 公文拟办、请办、批办、承办、审核和签发的方法要

  第三章 专业科目笔试
  第九条 专业科目笔试范围包括选拔职位需要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管理知识和专业政策法规知识,主要测试应试者胜任选拔职位工作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特别是运用专业知识分析解决领导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十条 专业科目笔试方式与试卷结构如下:
  (一)测试方式为闭卷。
  (二)试卷满分为100分或150分。
  (三)测试时限为150分钟或180分钟。
  (四)试题难度根据领导职位对专业知识和能力素质的要求确定。
  试卷中不同难度的试题比例为:较难试题约占20%,中等难度试题约占50%,较容易试题约占30%。
  (五)试题类型分为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客观性试题包括判断题、选择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等;主观性试题包括辨析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计算题等。选拔职位的职级越高,主观性试题的比例应越大。

  第十一条 专业科目笔试测评要素主要有:
  (一)专业知识素养。对选拔职位所需要的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灵活运用的能力。
  (二)专业政策法规水平。对党和国家有关专业政策和法律法规的理解掌握程度和结合实际贯彻执行的能力。
  (三)专业管理能力。根据选拔职位职责要求,运用专业管理知识解决领导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选拔职位需要的其他相关能力。该项具体测评要素根据不同职位的要求,经职位分析确定。
  测评要素比例根据领导职位对专业知识和能力素质的要求确定。

  第十二条 专业分类和专业科目笔试内容另行公布。

  第四章 面 试

  第十三条 面试在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笔试基础上,进一步测试应试者在领导能力素质和个性特征等方面与选拔职位的匹配程度。

  第十四条 在面试环节中,可使用结构化面试方法,根据需要也可使用无领导小组讨论、公文筐测验、角色扮演、演讲等其他测评方法。有条件的可采用评价中心技术以多种方法进行测评。

  (一)结构化面试。该方法要求对试题构成、测评要素、评分标准、时间控制、考官组成、实施程序和分数统计等各环节,必须事先按结构化要求进行规范性设计。考官在与应试者以问答方式当面交谈的互动过程中,根据应试者的言语、行为表现,对其相关能力和个性特征作出相应的评价。

  (二)无领导小组讨论。该方法要求一组应试者(一般五至七人)在不指定组长的情况下,围绕给定的问题展开讨论。考官根据应试者在讨论中的言语、行为表现,对其相关能力和个性特征作出相应的评价。

  (三)公文筐测验。该方法要求应试者在规定时间内对各种与特定领导工作有关的文件、报表、信件、电话记录等公文进行处理。考官根据应试者处理公文的方式、方法、结果等情况,对其相关能力和个性特征作出相应的评价。

  (四)角色扮演。该方法要求应试者扮演某一领导角色,在特定的工作情境中对一系列人际关系和工作问题进行处理。考官根据应试者的言语、行为表现,对其相关能力和个性特征作出相应的评价。

  (五)演讲。该方法要求应试者在规定时间内围绕与选拔职位工作有关的某一主题进行即席发言。考官根据应试者的言语、行为表现,对其相关能力和个性特征作出相应的评价。

  第十五条 结构化面试及其他测评方法的程序如下:
  (一)结构化面试的程序:对应试者进行身份确认;应试者抽签排出面试顺序;考务人员宣布规则;应试者入场;主考官宣读指导语;主考官提问,应试者回答问题;考官追问;考官独立评分;考务人员统计评分结果并存档。
  (二)无领导小组讨论的程序:对应试者进行身份确认;考务人员宣布规则;主考官根据需要对参加小组讨论的人员进行角色的随机分派;主考官将有关资料发给应试者;主考官宣读指导语;应试者按给定的时间准备;应试者进行自由讨论;考官独立评分;考务人员统计评分结果并存档。
 (三)公文筐测验的程序:对应试者进行身份确认;考务人员宣布规则;考官向应试者发放材料;主考官宣读指导语;应试者在给定时间内完成规定的任务;考官根据需要进行讨论;考官根据需要对应试者进行提问;考官独立评分;考务人员统计评分结果并存档。
  (四)角色扮演的程序:对应试者进行身份确认;考务人员宣布规则;考官对角色要求进行说明;主考官宣读指导语;应试者在给定时间内完成规定的任务;考官根据需要进行讨论;考官独立评分;考务人员统计评分结果并存档。
  (五)演讲的程序:对应试者进行身份确认;考务人员宣布规则;考官向应试者宣布演讲题目;主考官宣读指导语;应试者按给定的时间准备;应试者即席演讲;考官根据需要进行讨论;考官独立评分;考务人员统计评分结果并存档。

  第十六条 面试测评要素主要有:
  (一)综合分析能力。通过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概括、判断与推理,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本质特征及变化规律的能力。
  (二)言语表达能力。清楚、流畅、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的能力。
  (三)组织协调能力。围绕工作任务,对人财物等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协调各方面关系,保证工作顺利完成的能力。
  (四)人际沟通能力。通过情感、态度、思想、观点的交流,建立良好协作关系的能力。
  (五)决策能力。面临问题和机遇,及时准确地进行分析、判断,并作出科学决断的能力。
  (六)创新能力。发现新问题、产生新思路、提出新观点和找出新办法的能力。
  (七)应变能力。面对变化的情况和突发事件,迅速作出反应,采取适当方法和措施予以妥善解决的能力。
  (八)激励能力。依据人的行为活动规律,采取有效的方法,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工作积极性的能力。
  (九)选拔职位需要的特殊能力。该测评要素根据选拔职位的特殊要求,经职位分析确定。
  (十)个性特征。应试者表现出来的气质风度、情绪稳定性、责任心、自信心、成就动机、自我认知等特征。
  具体测评要素及比例根据选拔职位要求,经职位分析确定。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七条 本考试大纲由中共中央组织部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 本考试大纲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全国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考试大纲(试行)》同时废止。

  
新华网 2004年04月29日
发布时间:2005-10-18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