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全省预计需求应届毕业生19.6万人左右,其中需求研究生1.71人左右,需求本科生9.75万人左右,需求大专生5.81万人左右;需求文科类毕业生4.98万人左右,需求理科类毕业生4.79万人左右,需求工科类毕业生8.13万人左右;机关、事业单位需求3.48万人左右,国有企业需求4.32万人左右,民营企业需求6.37万人左右,外商投资企业需求5.43万人左右。   
    2005年毕业生需求排前10位的专业类别毕业生需求数分别是:   
    1、机械与仪表类     2.34万人  占11.9%   
    2、信息与电子类     2.0万人   占10.2%   
    3、计算机与应用类   1.67万人  占8.5%   
    4、土建类           1.44万人  占7.3%   
    5、营销类           1.09万人  占5.6%   
    6、经济类           1.02万人  占5.2%   
    7、管理类           0.86万人  占4.4%   
    8、教育类           0.77万人  占3.9%   
    9、医疗卫生类       0.69万人  占3.5%   
    10、化工与制药类    0.67万人  占3.4%   
    从需求情况看,需求前10位专业类别占需求总数的63.9 %,本科以上学历的毕业生需求占了需求总数的58.5%,需求结构仍不平衡。另外,高校毕业生需求与毕业生总数的对比,表明今年的毕业生就业形势仍然很严峻。因此,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和各高校要更加重视毕业生就业问题,加大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大力促进毕业生就业。用人单位除了要积极做好毕业生接收工作,尽量拿出更多的岗位来安置毕业生外,还要树立正确的用人观,因岗设职,不能一味的追求高学历、热门专业。高校毕业生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调整心态,摆正位置,抓住机遇,不要过于调肥拣瘦,盲目攀比,不切实际。要用发展的眼光正确对待就业,改变过去那种一次就业定终身的旧观念,可以“先就业、再择业”,以免在谨慎观望等待中错失良机。同时,高校毕业生还应把个人的发展和祖国的需要结合起来,立志到重点行业、支柱产业、艰苦地区等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今年我们将建立全省毕业生就业信息通报制度,及时向广大毕业生和社会通报毕业生就业进展情况,为广大用人单位招聘人才和毕业生求职提供指导。